互联网时代的医美迷途

作为一个科班出生的整形外科医生,经常遇到的面部整形咨询往往是双眼皮、隆鼻,近年多了一些微整的咨询,比如廋脸、除皱。

在我的理解里,这些都是“常规”的咨询,而有这些要求的客户,大多数确实是有这些客观的需要,而且,可以从整形手术中,得到收益,变的更美。

当然,也有本来就是双眼皮要求做的更宽的,本来就是高鼻梁,要求鼻尖修整的。这些更高要求的客户,术后不满意的几率,也是更高的。

好比汽车90-110码开的挺平稳,上了120码后,各种风险就会指数上升。

近些年,互联网极速的发展,大量的资本,看上了整形医美这个行业。这对传统的整形业造成了冲击。其中有一点,就是资本会控制舆论,进而控制美的标准。

资本进入医美行业,试图冲击传统的领域。但是传统的领域,往往有着强势的医学认知、以及正义的医生把关。于是,这些资本,就在原有医美的版图上,进行扩张,扩大医美的范畴,“创造”新的手术。

资本所炫耀的是“供给侧改革”。但是这种所谓的“供给侧改革”,一旦失去医学信仰的指导。就会引导人走入迷途。

所有医生,成长之路,都是艰辛。但最终,成熟的医生,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。那就是“不伤害”。或许说毫无伤害太绝对,在人身上切一刀,无论如何,都算是某种伤害。这里说的“不伤害”,其实就是爱。爱病人,尽力去减缓伤痛,而最小化伤害。

但资本不是这样的,资本的信仰是增值。

当资本控制医美的舆论,当资本控制医美的时候。它就以一种“善意帮助”的方式,去掩盖自己的增值欲望。大多数的情况下,客户们也得偿所愿。但也有少数的情况下,客户们被过度治疗。开了不需要开的刀,留了不需要留的并发症和后遗症,而无法逆转。

这就是市场和医学的不同之处。

市场可以失败,然后东山再起。而医学,并无逆转可能。当受伤害,那便是伤害。

资本通过互联网控制着医美的舆论,创造了某种“标准”。似乎符合这种标准的,就是美,而不符合这种标准的,就是丑。这完全混淆了概念,传输了错误的观念。世界被强行分为黑白美丑。但世界的本意,其实是多姿多彩的多样性。

所以,作为一个并不是很传统的科班整形医生,我还是被近几年所发明出来的新的“流行手术”给惊呆了。

以双眼皮手术为例,这本就是源远流长的常规手术。中国人单眼皮多,但又喜欢大眼睛。在以往,善良的医生把着关。什么样的眼睛,适合用什么方法,要么埋线术、要么切开术。有没有内眦赘皮,是否需要开眼角,怎么衡量开了眼角后的疤痕增生和眼角开大的利益关系。至于是不是要开外眼角,有经验的医生一般会说,会留疤痕会粘连,意义不大。

是的,传统的医学。有医生在把关。如果是一个有医学信仰的医生。那么本质上,就是医学在把关。这是科学,也是经验。目的真的很单纯:希望你好,又少受罪。

但是现在呢?资本和互联网+时代。用了商业的模式来包装这些手术。甚至做成了套餐。

于是这原本是一道医生的判断题,现在却变成了病人的选择题。

现在的双眼皮手术,变成了什么样子?

A套餐:双眼皮,XXXX元。

B套餐:双眼皮+开眼角,XXXX元。

C套餐:双眼皮+开眼角+眼角下至,XXXXX元。

甚至还有各种手术方法的选择,各种杜撰的与众不同的用来表示自己商家和别人不一样的新名词。

我们习惯进店买套餐,因为似乎套餐总费用更低一些。

但是开刀手术,和进肯德基买一个汉堡套餐,是有本质区别的呀。

无论是吃一个汉堡,还是吃一个汉堡套餐。最终,就是吃饱肚子而已。甚至在工业标准时代,想要吃的拉肚子都不容易。

但是开刀手术,是有疤痕、有并发症、有后遗症,而且纯手工操作每次都会有误差的呀。

一个医生,某个案例做的好了,不代表永远做好。因为医生有误差,每个病人自己的眼睛都有解剖误差呀。

但是我们的求美者们、客户们、消费者们。却被满世界的舆论与标准,影响了。似乎不来一个全系列套餐,她就是吃了亏了。

她会走到医院,信心满满的对医生说:我想好了,我要做某套餐。

至于这个美丽的套餐名字背后所隐藏的各种风险、并发症、后遗症和不确定性,她完全未知,也毫不在乎。似乎现代医学发达到做个手术开个刀,可以像PS一样,可以推倒重来。

我看到太多如此糊涂,而又信心满满的”客户”,认真的糟蹋自己。

有些事是不可逆的,一时间脑子里进的水,也许会一辈子刻在脸上。

究竟,是谁在保护你们的生命与尊严?是“被卑微”的医生,还是“无所不能”的网络?

我只能保护来到我面前的客户。对于外面正在发生的事情,却无能为力。

我们的求美者们,要对网络上的信息有一定的甄别能力。自己的想法是要有的,但更要相信专业的判断。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,而不被互联网上的观念所束缚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