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医疗 互联网的浪潮,一浪又一浪,每一次浪潮,都伴随着变革。就好比电脑时代产生了QQ,手机时代成就了微信。若跟不上潮流,变只能死在沙滩上了。 医疗的互联网变革,也是如此。从早年比较成功的网页端好大夫,到现如今层出不穷的医疗APP比如好大夫、微医、医联、更美、优医汇。仿佛一夜之间,医疗APP就如雨后春笋。 但是如今的医疗APP,真的就代表了互联网的思维么? 难道,一个传统的行业,加入手机APP端,真的就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+? 身为三甲医院的医生,头顶着华山医院的光环。我们这些医生,就成了众多APP抢夺的资源。一个医疗APP,假如连三甲医院的医生都没有加进来,怎么去吸引病人呢?怎么才能成功呢?怎么才能盈利呢? 盈利。就是我所见的APP所共同追求的东西。 我这个医生,是可争夺的蛋糕。而病人们,则是买单的人。 但仔细想想,所谓成功的APP究竟做了些什么创新? 黄牛,原本站在医院路边的树下。而如今,堂而皇之的入驻了手机。 病人们所争夺的,依然是可怜的几个专家号。原价14块的专家号。可能要再加300的加号费。 APP们的竞争,太多剧烈。最终肯定也是大浪淘沙,终究会死掉一片。在相对封闭的医疗体制下,一纸文件或许就能让所有的打着插边球的APP们淘汰掉。 曾经有个微医的工作人员,来我这调研。他所关心的,是他的竞争对手们。 我告诉他,所有人都错了。 做一个医疗APP,要有慈悲心。既要帮助病人,也要帮助医生。要重塑体制。 帮助众多默默无闻的一线医生,肯定他们的能力。医疗并非神话,而多数医疗可以量化标准化。事实上广大的一线医生,是有能力处理大部分的诊疗的。如今的APP,到三甲医院去抢专家,却毫不顾及医疗中的基石力量。这只能引导病人就诊方向越来越窄。这种引导,对病人是种伤害,对医生是种伤害,对国家医疗是种伤害。 一个优秀的APP,应该引导病人去最近的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。 事实上,国家医疗改革的方向,也本该如此。 APP的浪潮,唯有让所以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感觉到希望,那么才会有真正多的人参与进来,形成一股合力,最终重塑体制。 愿医生解放,愿病患惠泽。